能说会道的人不见得沟通能力强,沟通需要能判断对方的需求,并且以此应对。 2J.;%kK1r
^s^A94 '_
招聘是企业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真正懂得招聘奥秘的企业非常少,很多企业是采用“盲人摸象”方式来招聘,往往认为:销售就是要试着用,合适留下,不合适走人。这种粗放式的用人方式操作简单,但会导致大量问题: -D7@S
-N^bnh^wi
1.优秀业务员千呼万唤觅不到,营销队伍散漫流失无斗志。 ,)T4nMq
(`x-&}RZ@
2.外行招聘内行,使大部分企业发现不了自身的黑洞! K!o ~<gx
gf<}9R<
3.面试时,过分信赖应聘者包装的简历和应聘者的夸夸其谈,没有透过表面看实质! 3e?85=G"
"RxCVG~G$-
4.笔试时,设立的主题空洞,主要表现心态的陈述问题,这恰恰中“面霸”下怀。 "rRV]_uW
HY~t
DNa
中小企业老板可对号入座,思索自己的企业为何“屡招屡败”?在这里提几条自己的经验,以供参考。 F-X,ZP cU
(F'd3)4Vg
第一步:筛选应聘简历 #V(JwT
%}:jSD
不要看简历设计的多么漂亮、新奇、创意,要看在简历中能否“精炼”(200~500字)阐述以下问题:应聘者能做什么?想要什么?其历史对公司有无借鉴?对公司招聘岗位的理解(这是他经历的感悟)。 BWx ;6,^>
O!:i$Jjq
第二步:从“通知”中感知对方“热忱度” 6 BlkXw
MuJ9nBiu
在电话通知的时候能直接感觉应聘者对公司的“热忱度”!因为真正有心的营销人在投递简历时,会深入了解公司的背景是否适合他?当他接到招聘公司的通知电话时,会表现“兴奋”,主动询问公司地址、坐车路线以及面试时间等细节问题! <FtsI%:ZR
b)HL**
第三步:不要用废话面试 mB{Dc3E
Dxjtix_1_
很多人力经理面试时提问:你做过什么、你为什么来应聘我公司、你希望多少工资等一些套话、屁话、废话。 ZlN?CN(H
>?0wTb5,Z
我面试营销人一般是看肢体语言,因为他的习惯是伪装不了,看他的眼神从而判断他的机灵;和他闲聊简历中所从事行业以前发生的事件,以判断他的经历是否属实;闲聊他的家庭情况从而判断他“基因素质”,因为家庭环境会塑造本人的特性。 s?+{A?Es
^df
TZ)ld
我会暗示平台的价值,来判断他是做事还是作秀;我淡化薪酬,让他自己来逐步暴露缺点和行事风格;问他是如何熟悉陌生环境和如何学习工作技能的: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会说自己经常向同事请教;缺少社交能力的人,往往回答书本,网络,或者自己(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研究琢磨。 s-H_[ 2,F
2J<VQ;
如果眼拙,只听他夸夸其谈、只看他激情的表达决心,这无疑是致命的错误。 .
S,[zj]
vh4}{BOS
第四步:复试不要自己忽悠自己 :+!G"JG
<. O_m]
一些主管凭着自己的第一印象来判断,问:你怎样工作?你为什么离开原公司等一些“冠冕堂皇”、“驴唇不对马嘴”的面试课题! */)JK
tQ\<B@o6
这很容易被一些“面霸”钻空子。其实一个应聘者通过初试后,他想在公司发展的话,会拿出自己开展业务的计划,起码通过来公司第一印象或网站,对公司有一部分了解,真正的营销人会发表自己对公司的看法! O+498sR
4.*"d<:
attmPGMRC
我曾用一个独特的复试方法:在公司明显处(给应试者造成不是刻意的感觉)写到: t_rf5 dv_
xH H(*/
欢迎营销人来我公司一起开拓美好的未来,未来的天空属于有心人,公司的任何部门(除了财会和核心技术部门)你都可以去看、去考察,可以提出你的建议!因为这是你的家!
<"`tpq?o"
m+j=z#T+
总经理:### LPdF~ Kf
@b> np'
当复试人来后,我安排秘书给每个人发放公司介绍,然后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发现有的人遵守规矩在那里安心看资料,有的人走动抽烟,只有小部分人真正去观察公司! uL]%z-@
m}kAAGS8T
让他们“自由”2个小时后我再面试!这招很管用。 wWS8y~Q
F=~jS '
链接:深度问询 #M.r]b
&>"DGRo`
文/冯华魁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