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k
|g
6月20日以来,笔者发现,济三矿十层高的机关办公楼各楼层走廊的地板依然光洁铮亮,洗手间干净整洁,唯独不见了往常忙碌穿梭的卫生工。 K8#A7&)7Zi
`0V,[J,X?
在各区队所在的采掘楼、机电楼和选煤厂办公楼等办公场所,以及工广区内的八个公共厕所,情况一样如此。 B#k)o
K#c>T@}+
卫生工都去哪儿了? ZL`
&w/
%h4u`T3;
面对笔者的疑问,负责卫生保洁的职能管理部门接待中心主任肖春毅介绍说,根据矿上的安排,与济宁洁净保洁公司的劳务合同到期后,上述场所的卫生保洁工作就不再外委,这样就减少了23名非在册的卫生工。 U 5]&v:r
8|jV{s$6Ha
人走了,活谁来干? nWlM&7Ay
j3Vm]&Z5
济三矿深度挖潜,拓展“三减三提”活动,优化后勤服务劳动组织,减人降本提效。将机关办公楼、采掘楼、工广区八个厕所的卫生保洁任务交由矿绿化环卫队;机电楼则由每层所在区队划片包干,分工负责;选煤厂办公楼自主负责。“自扫门前雪”,而原绿化队承担的矿大门外马路清扫任务则由武保科的执勤人员负担,人员各司其职,任务落到实处。 Wg?CHN]
d9v<}!`
卫生工走了,清洁任务仍在。济三矿扎实的举措不仅使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每年还能节约23名非在册卫生工的人工、管理费用30万元。效益的背后,更是严峻经济形势下全员思想的转变:钱,一直都在那儿,与其别人挣去,不如自己赚下,响应矿井改革,应对危机,就要从小事做起,把每一项降本增效的措施落实到位。(江记文) P _j`..
@t5,@
>$0/p_-y
%}t
eU@
Izvoe6;
|
一共有 0 条评论